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77号)

  发布时间:2008/11/11 9:27:49 点击数:
分享到 65.6K
导读: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刑罚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关…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刑罚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关联资料:宪法法律共3部


  第二条  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集体评议、首长负责的工作制度。


  第三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监狱提出建议,提请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第四条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的减刑,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监狱提出建议,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局审核同意后,提请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裁定。


  第五条  监狱成立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由主管副监狱长及刑罚执行、狱政管理、教育改造、生活卫生、狱内侦查、监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主管副监狱长任主任。监狱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不得少于7人。


  第六条  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应当由分监区集体评议,监区长办公会审核,监狱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评审,监狱长办公会决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局审核减刑、假释建议,应当由主管副局长召集刑罚执行等有关部门审核,报局长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局长办公会决定。


 

第二章 监狱提请减刑、假释的程序


  第七条  提请减刑、假释,应当由分监区召开全体警察会议,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结合罪犯服刑表现,集体评议,提出建议,报经监区长办公会审核同意后,报送监狱刑罚执行(狱政管理)部门审查。 
  直属分监区或者未设分监区的监区,由全体警察集体评议,提出减刑、假释建议,报送监狱刑罚执行(狱政管理)部门审查。 
  分监区、直属分监区或者未设分监区的监区的集体评议以及监区长办公会议审核情况,应当有书面记录,并由与会人员签名。


  第八条  监区或者直属分监区提请减刑、假释,应当报送下列材料: 
  (一)《罪犯减刑(假释)审核表》; 
  (二)监区长办公会或者直属分监区、监区集体评议的记录; 
  (三)终审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印件; 
  (四)罪犯计分考核明细表、奖惩审批表、罪犯评审鉴定表和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第九条  监狱刑罚执行(狱政管理)部门收到对罪犯拟提请减刑、假释的材料后,应当就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一)需提交的材料是否齐全、完备、规范; 
  (二)认定罪犯是否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 
  (三)拟提请减刑、假释的建议是否适当; 
  (四)罪犯是否符合法定减刑、假释的条件。 
  刑罚执行(狱政管理)部门完成审查后,应当出具审查意见,连同监区或者直属分监区报送的材料一并提交监狱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评审。


 

上一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全国各高、 下一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减刑、假释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